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檢測儀器必不可少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我們生活中***基本的必需品,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開展,許多的新質料、新產品、新技術被應用到農業以及食品工業中,食物問題變得日趨復雜化。近年來因食品質量而引發的各類問題日趨增多,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糧食類、蔬菜類、水果類、肉類、乳蛋類、水產品類、水發品類、調味品類、酒類、罐頭、糕點、冷飲等食品,有的農藥殘留超標,有的使用有害添加劑、催熟劑,有的在制作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還有***些制做偽劣食品的黑窩點生產的食品有害有毒,各種不安全食品讓我們在購物時心有余悸。
薯片是大***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種零食,很多人喜歡它入口后嘎巴嘎巴的那種酥脆體驗。但近日,深圳市消委會發現多***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含致癌物。2011年4月初,就有央視報道,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些超市染色饅頭的生產日期隨便更改,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后,溫州等地也發現類似染色饅頭。同年4更有報道稱南京市場“牛肉膏”瘋賣等等例子數不勝數。
據研究表明某些食品特別是富含淀粉類的油炸食品,在經煎炸、燒烤、烘焙等高溫烹制時會產生丙烯酰胺。含有致素——丙烯酰胺化合物的食品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那么,你知道,食品中常見的丙烯酰胺檢測方法有哪些嗎?其又會用到哪些食品檢測儀器呢?
***是,液相色譜法是痕量分析物檢測中普遍的方法,其樣品前處理不需要進行衍生化。茅力等四用水提取樣品中的丙烯酰胺,經過化學凈化,再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其含量,結果表明,方法檢測限為0.005 μg/mL,樣品加標回收率為87.1 %~102.2 %。蔣麗叫以甲醇為提取溶劑,提取液經濃縮凈化后,用液相色譜檢測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檢測限為10μg/kg,回收率達92.0%。液相色譜法檢測結果靈敏可靠,操作簡單快捷。
二是,液相色譜的聯用技術。目前液相色譜的檢測器主要有紫外檢測器和二極管列陣。紫外檢測器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重復性好”。但丙烯酰胺缺乏芳香環、共軛雙鍵等生色基團和自然熒光,用紫外檢測器是只能用短波長的紫外線測定,使得紫外檢測器的響應不靈敏,選擇性較差。
三是,酶聯免疫吸附法,是利用抗原和抗體高特異性結合的免疫學反應與酶催化反應相結合,對分析物進行檢測。而丙烯酰胺屬于半抗原小分子,不具有抗原決定簇,不會結合相應的單克隆抗體,因此其必須與大分子的免疫載體蛋白連接獲得耦合物完全抗原,復雜的完全抗原被刺激后合成抗體。
四是,生物傳感器法。生物傳感器是***種對生物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化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儀器,選擇適合與測定對象的識別功能物質,并通過識別過程與被測目標結合成進行修飾,然后用對氨基苯硫酚和丙烯酰胺在金納米顆粒表面進行修飾,建立丙烯酰胺檢測方法,其檢測限為0.5x10-12 mol/L,線性范圍為1x10-12 mol/L~1x107mol/L。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法具有高度選擇性。
五是,光譜法。***般分為分子光譜法和原子光譜法。對于丙烯酰胺分子的檢測常用分子光譜法中的比色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紅外光譜法等。
要想吃的放心,吃的舒心,那么食品安全檢測刻不容緩,食品安全問題事關每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正所謂“病從口入”,我們必須要嚴格把關食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