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表面電阻率測試儀的應用過程、注意事項
體積表面電阻率測試儀的應用過程
(***)測試前的準備工作
1. 環境準備:測試環境應嚴格控制在溫度 23±2℃、濕度 50±5% RH 的范圍內。此外,還需確保測試區域無電磁干擾,避免氣流擾動。
2. 設備檢查:在使用前,需檢查測試儀的電源連接是否正常,接地是否可靠,以防止漏電干擾。同時,檢查電極是否損壞或存在氧化污漬,必要時進行清潔或更換。
3. 樣品準備:待測樣品表面需清潔干凈,可使用異丙醇或無水乙醇進行擦拭。樣品的接觸面平整度誤差應小于等于 0.02mm。對于多層材料,應分層測試并記錄層間接觸電阻。
(二)測試過程
1. 設備初始化與調零:確保電源為 220VAC/50Hz,接地可靠。開機后預熱 10 分鐘,以消除電路溫漂,提高穩定性。隨后進行調零操作,斷開所有測試線,電流量程置于 10? 檔,調節調零旋鈕使顯示為“0000”。
2. 樣品安裝與電極配置:將樣品安裝在測試臺上,確保樣品覆蓋整個“不保護電極”,以防止邊緣漏電。根據測試需求選擇合適的電極系統,如三電極系統用于體積電阻率測試,兩電極系統用于表面電阻率測量。
3. 施加電壓與測量:根據材料特性選擇合適的測試電壓,通常為 100V/250V/500V。施加電壓時應按 10s 階梯式升壓,并記錄測量結果。對于不同材料,測量時間可能有所不同,但需確保測量時間足夠長,以達到電流穩定。
(三)測試后的處理
1. 數據記錄與分析:同步記錄測試時間、環境參數及三次平行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評估材料的電學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 設備放電與維護:測試完成后,需對設備進行放電處理,確保安全。同時,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如清潔電極、檢查設備部件等。
體積表面電阻率測試儀的關鍵注意事項
(***)環境因素
1. 溫濕度控制:測試環境的溫濕度對測量結果有顯著影響。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導致測量結果的偏差。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測試環境的溫濕度在規定范圍內。
2. 電磁干擾:電磁干擾會引入額外的噪聲,影響測量的準確性。應確保測試區域遠離電磁干擾源,如大型電機、高頻設備等。必要時,可使用電磁屏蔽設備。
(二)設備校準與維護
1. 校準要求:每次開機需進行短路校準,定期使用標準高阻體驗證系統精度。對于不同量程,需執行零點校正和滿度校正。
2. 日常維護:每月檢查電極氧化情況,500 小時使用后更換防震硅膠墊。長期停用時,應保持屏蔽箱內相對濕度 40%±5%。
(三)樣品處理
1. 清潔與平整度:待測樣品表面需清潔干凈,接觸面平整度誤差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對于污染嚴重的樣品,需進行多次清潔,直至達到要求。
2. 樣品安裝:樣品安裝時需確保其與電極的良好接觸,避免因接觸不良導致測量誤差。對于不規則形狀的樣品,需使用合適的夾具進行固定。
(四)安全操作
1. 高壓安全:在測試高壓狀態下,嚴禁觸碰電極。操作人員需佩戴絕緣手套,確保人身安全。
2. 設備放電:測試完成后,需進行充分放電,以避免殘留電荷對人體或設備造成危害。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