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騙倒高學歷醫生,代發論文牟暴利
RCCSE中***核心學術期刊(A)、***際檢驗醫學、中***全科醫學、中***急救醫學,聽到這些高大上的字眼,正在為評***晉升發表論文發愁的你,是不是會心動?如果這時,有人打電話告訴你只要花點錢就能幫你在上面發表文章,你會信嗎?別信!假的!
2月9日,由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鐘某某等11人詐騙案***審判決正式生效,主犯凌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周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3萬元。另有10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到二年不等,并處罰金。據悉,2016年以來,該犯罪團伙以文化公司合法外衣為掩護,打著“代寫醫學論文,代發核心期刊”的名號,專門針對全***各地有評***晉升需求的醫務人員實施詐騙,已核實被害人17名,詐騙金額30余萬元。
給錢就能發論文,結果被騙1.24萬元
肖醫生是某醫院的***名主治醫生,需要晉升職稱,可因發表論文的數量不夠,這讓多年不執筆的他很是煩惱。2019年8月,***次偶然的機會,肖醫生經網友推薦認識了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編輯”,該“編輯”聲稱只要給錢,論文在*********刊物都能上,并且在知網、維普上都能查到。
想到撰寫***篇論文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花點錢就能輕松搞定,豈不是更好?抱著試試的心態,肖醫生先交了4000元定金,然后就焦灼地等待著。
多次催促之下,兩個月后,肖醫生收到了雜志社的論文錄用通知書,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便將8400元尾款通過微信轉賬結清。次年6月,肖醫生終于收到刊登自己文章的期刊,但這本《中***急救醫學》印刷質量明顯不過關,甚至還存在空白頁,在知網上也查不到自己的文章。發現被騙后,肖醫生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
專門針對醫護人員,形成黑色產業鏈
該犯罪團伙中,有專人負責收集全***各地醫院需要評定職稱、晉***醫護人員的個人信息。他們***般從醫院的保安入手,以100元至500元不等的價格購買到全***各地醫院的通訊錄,***本通訊錄多則五六百個號碼,少則***兩百個,信息泄露多達3萬余條。犯罪團伙中的業務員根據這些非法獲取的個人信息,用撥號軟件打電話聯系醫護人員,詢問其是否有發文需求,聲稱可以代寫論文,并幫助協調相關醫學期刊進行發表。
如果對方有意,則會加微信詳談,并根據醫護人員推薦的專業期刊,以2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價格分五個等***向被害人收取50%的定金。
接到訂單后,他們會在網上雇傭“槍手”代寫論文,并根據客戶修改意見完善。事實上,他們對于能否幫助客戶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是持放任態度的,能發就發,發不了就PS***張“錄用通知書”發給被害人,打消其疑慮,促使對方快速結清尾款。幾個月后,專業造假團隊精心打造的山寨期刊、山寨“維普網”鏈接就會郵寄到被害人手中,***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就此形成。
涉案者文化程度低,利用被害人“心虛”認倒霉
據統計,11名犯罪嫌疑人中,2人為小學文化、6人為初中文化,僅3人具有高中文化,根本不具備代寫、代發醫學專業論文的能力和資質,只不過掌握了***些代寫、代發論文的“套路”和“話術”。俗話說“***個巴掌拍不響”,低學歷的詐騙犯把高智商、高學歷的被害人騙得團團轉,***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們利用了被害人的“心虛”心理。
作為醫護人員,論文代寫、代發本身就是***種學術不端、學術造假行為,盡管被害人收到的代寫文章質量很差,不能發表,或者收到的是偽造期刊,被害者往往因擔心名譽掃地、影響個人前途,所以寧可“打碎牙往肚里咽”也不愿報警。用犯罪嫌疑人周某的話說就是:“你自己買論文,學術造假就是違法的,還敢報警,逼急了去你們單位舉報……”種種威脅之下,被害人也只能息事寧人、自認倒霉。
注: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