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召開首屆公共衛生專項工作會,并說了這些要點!
3月18日,2021年北京市公共衛生工作會議召開。這是我市衛生健康系統***屆公共衛生專項工作會,是總結回顧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都公共衛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次重要會議。
北京市、區衛生健康委和疾控中心、衛生健康監督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婦幼保健院、精神衛生防治所、職業病防治院等公共衛生機構負責人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鼓勵和宣傳作用,本次會議***次公布了北京市疾控中心王全意、吳疆、邵兵、李***君4名市******席公共衛生專***,徐娜、官婷、高旭東3名市******席衛生健康監督員,熊衛紅等50名2020年度***庭醫生,38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典型案例與***流調報告,通報了2020年度區域母嬰安全筑基行動結果和***庭醫生簽約服務專項考評結果。
2020年工作總結回顧
會議認真回顧了2020年北京市公共衛生系統在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偉大抗疫精神。
***連串數字“成績單”引人注目——
北京市3600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7×24小時應急值守,實現了病例24小時內流調及時率***,2.2萬名密切接觸者全部落實管控措施無遺漏,將有效遏制聚集性疫情擴散的時間從26天縮短到13天,疫情處置的能力得到不斷加強。北京市9600余人的疫苗接種隊伍,安全有序實施了1000多萬人次的新冠疫苗接種。疫情期間開展心理危機干預33.7萬人次,編制社會防控指引120個,疫情防控科普宣傳覆蓋60億人次。監督檢查各***各類單位44.2萬戶次,轉會診高危孕產婦3000余人,保障16萬孕產婦安全分娩。***庭醫生服務團隊為65歲以上***醫簽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藥上門”服務59.5萬人次,為居民提供三個月長期處方服務512.0萬人次。
北京市公共衛生人員通過應對京外輸入、境外輸入、冷鏈傳播、超長潛伏期感染、英***變異毒株等各種考驗和挑戰,成為***都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全系統有26個集體、98人獲得******和市***表彰。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北京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和日常防病工作成效顯著,通過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加強***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北京市建立了涵蓋口岸、交通場站、學校等重點場所的新冠肺炎等6種重大傳染病綜合監測網絡,構建了覆蓋655***傳染病專科醫院,二***以上醫療機構發熱、腸道門診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的傳染病動態監測系統和覆蓋8941***基層醫療機構的八大癥狀監測登記系統。
與2019年相比,北京市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下降67.9%,為近5年***低;北京市區***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比例已達81%,建成2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4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個鄉鎮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婦女保健和兒童保健規范化門診達326***,5158個***庭醫生服務團隊與村(居)委會疫情防控工作無縫對接,基層服務能力不斷優化,診療量持續保持上升態勢。北京市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為4.34/10萬和1.98‰,處于全***先進行列,達到發達******水平。北京市婚檢率自2004年以來***次提高到50%以上,同比增長1.8倍。10個職業健康管理核心指標均達到***。積極創建400***健康企業,政務服務不見面審批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
2021年重點任務部署
面對2021年全球依然嚴峻的疫情形勢,為有效保障***都安全,北京市公共衛生機構和人員仍要慎終如始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具體做好以下6點:
強化疫情監測的“消息樹”
對重點行業、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等人、物、環境將堅持開展核酸檢測監測,并新建4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發熱診室),按照每個行政村設置***個衛生室的原則,補齊空白村衛生機構短板,重點加強農村地區疫情“早發現”的防控能力。
強化疫情處置“特種兵”
北京市各區將實行疫情處置指揮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在全市3600人流調隊員中組建200人市***流調“尖刀班”,常備不懈地保持待命狀態,隨時準備協助發生疫情的地區開展疫情處置,確保4小時內形成核心流調信息,24小時內完成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初步流調,及時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鏈條。并且將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果斷采取封控措施,確保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人員在12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強化疫苗接種和重大活動的“保障隊”
北京市疾控、社區衛生等機構將按照全市統***部署,全力保障新冠疫苗及時配送,提供規范接種服務,積極實現應接盡接、應快盡快,努力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同時緊密圍繞建黨100周年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等重大活動,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儲備應急物資,全力保障重大活動的公共衛生安全。
當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者”
為深入實施《加強***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北京市疾控、婦幼機構將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新建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保健AA和AAA***規范化門診將提高覆蓋面,村***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通過落實“兩個允許”和增獎補政策”政策,以及推進公共衛生機構“***類保障、二類管理”的薪酬保障機制,建立并發揮100名***席衛生監督員和100人市***流調專***隊伍作用,將有效地激勵全市公共衛生人員更好地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公共衛生服務。
打造公共衛生安全的“保護墻”
北京市公共衛生機構將堅持多病共防,不斷開發與研究傳染病預警、病原快速識別等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技術,為市民提供更加***和高效的防控保障。積極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等常見病防控,減少“小眼鏡”和“小胖墩”,探索抑郁癥等疾病社區綜合干預模式,提升市民心理和精神健康水平。大力開展傳染病防控執法檢查,打擊非法行醫,構建健康體檢機構和醫療美容機構信用分***分類評價模型,為市民健康安全構建堅強的法律保障。
提升公共衛生服務的“服務力”
積極打造***庭醫生簽約服務品牌,擴充基層轉診號源,滿足居民轉診需求,探索“互聯網+***醫服務”,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醫簽約服務質量與規模。實施婦幼保健院高質量服務“七五行動”。開展兒童健康守護和婦女生命質量改善行動,建設母嬰友好醫院和兒童友好社區,開展出生醫學證明線上簽發和托幼機構衛生評價服務,為婦女兒童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健康保健。將完善企業職業健康管理體系,促進企業遵法守法,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公共衛生工作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使全市公共衛生系統借信息化力量為***都市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保障。
會議強調,北京市公共衛生人員要牢固把握新時代***都公共衛生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機遇,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對衛生健康事業和公共衛生工作的部署,推動***都公共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譜寫***都公共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注:文章來源于互聯網